风采丨风雨赤子心
追记吉林省舒兰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骆旭东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左翰嫡 张驰 自吉林舒兰报道
2023年8月3日,吉林省舒兰市开原镇紧急报告,受5号台风“杜苏芮”影响,青松林场附近突降暴雨,引发中小河流洪水、山洪,一百余名群众被困,通讯中断,具体情况不明。
就在这样的关头,舒兰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骆旭东乘上了赶赴青松林场的汽车。这一去,就再没有回来。
8月8日,经吉林省政府批准,评定骆旭东同志为烈士。8月9日,吉林省委常委会会议决定,追授骆旭东同志“吉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追悼会上,与他一同投身防汛工作的同事们来了,与他在纪检监察战线上并肩奋战多年的同事们也来了,大家含着泪花,又回忆起骆旭东生平的点点滴滴。
40小时——必须争分夺秒,等群众安全了再休息
“台风要来了!”
儿子的一通求助电话,将在外打工的开原镇六滴村村民王书平喊回了家中。尽管如此,王书平还是有些不以为意——青松林场依山而建,全市范围内海拔最高,流经此处的珠琦河一向平静,家里两辈人在这里住了几十年,还从来没见过洪水长啥模样。
8月3日傍晚,突破历史极值的瓢泼大雨骤降舒兰。暴雨引发洪水,王书平家几分钟内水位就涨到了腰部。与此同时,同村村民沈丹萍已经被逼上了房顶,大水冲垮了通信基站,青松林场一带彻底失联。
接到这个消息时,骆旭东正在市政府大楼里参加防汛会。作为分管应急工作的市领导,他已经40多个小时没怎么合过眼,8月2日深夜还在谢家店水库指导泄洪工作,3日早上回来抹了把脸,又马上投入到视频调度和会商中。同事提醒他注意身体,骆旭东态度坚决——现在必须争分夺秒,等群众都安全了再休息。
舒兰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杨永军记得当时的情形:“他特别重视专业人士的建议,一天会商好几次,气象、水利、住建、自然资源、应急的同志都在,他跟大家说,‘你们只管分析情况,有什么责任我担着。’”
7月31日起,舒兰多地开始安排转移,要求水库下游、河流沿途、低洼地带等重点区域群众百分百撤离。8月1日7时,骆旭东在开原防汛工作群里发了三点要求:“一是不遗余力腾水库库容;二是镇、村领导班子会同水利部门进行研判,在没有强有力保障措施前,前两次下雨水已进村的,要克服困难启动避险转移,特别是老人、孩子,这点大家要坚决果断,不要犹豫;三是各村抢险队在今天下午4点前要集结到位,一线人员注意自身安全,巡库巡查抢险人员要配救生衣。”
此后,开原、金马、七里等7个乡镇陆续转移群众14380人。“要是当时没有下转移命令,我们的人得没一半。”洪水过后,被冲垮的房屋随处可见,8米高的电线杆顶上挂着苞米秆子——看到这样的场景,开原镇党委书记谢发东忍不住后怕。
8月3日晚,骆旭东在给一名防汛干部发送的语音中,还在强调,“形成山洪的可能性是百分之百”“必须全部转移,不要抱侥幸心理”。
一边是“百分之百”来袭的山洪,一边是青松林场上百名群众的安危,险情当前,骆旭东没有丝毫犹豫,迅速叫来一辆市里为防汛临时征用的吉普车,带上舒兰市政府办公室综合二科科长张郅昭、吉林市水利水电规划院高级工程师倪峰,组成一支小分队打前站,又安排消防车和消防人员跟进,做好救援准备。
四周一片漆黑,汽车行驶在三米多宽的硬化路上,越往前开雨势越大。一路上,坐在副驾驶的骆旭东打出去六七通电话。消防车上的舒兰市消防救援大队教导员王吉光接到其中一通,骆旭东告诉他,前面路段积水,一定要小心通行。
还有的一直没打通。直到第二天通讯恢复,青松林场党支部书记、场长黎士吉的手机里才跳出一条新信息:“我是常务副市长骆旭东,速回电。”
但骆旭东没能等到来自青松林场的回音。出发约一个小时后,骆旭东等人在新开村新开屯附近遇险,一堵比平房还高、一眼望不见边际的黑色水墙挟带着落石断木从东南方向横扑过来,瞬间将车辆掀到路基之下,车上四人被洪水冲散,失去联系。
3天后,人们在距事发地10多公里的模范村找到了骆旭东的遗体。
与骆旭东共事多年的舒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黄磊一直在想,骆旭东要是稍微晚几分钟出发,就能避过水势最凶的时候了。可他又是那样了解骆旭东:“当时那种情况,就算重来一百次,他都不会有一次迟疑。”
骆旭东的笔记本里,记录着每一个需要转移的乡镇、村庄,其中“开原”被重点圈了出来,他牵挂着这个地方,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7年——不亲眼瞅瞅,我放不下这个心
在防汛人员的不懈努力下,王书平和沈丹萍两家人于8月3日晚间相继获救,并转移至临时安置点居住。尽管素未谋面,王书平把骆旭东视作恩人。“他是牺牲在来救咱们的路上的,老百姓在他心里有分量。只是这份恩情,想报答也没机会了。”
“他配得上‘人民的好公仆’。”说到动情处,沈丹萍眼中含泪。
当一名合格的人民公仆,是骆旭东一直以来的心愿。1972年,他出生在吉林桦甸的一个农民家庭,根在黑土地上扎得很深。2016年他调任舒兰市纪委书记后,有天晚上,骆旭东陪父亲去北山公园散步,父亲对他说:“你要好好干,做焦裕禄一样的好干部。”
骆旭东把这句叮嘱记在心里。在同事们的记忆里,他总是闲不住,在舒兰的7年间,除了必要的事务性工作,其他时间都是在走村入户、调研检查,一双鞋总是灰扑扑的。
当地河流众多,每到夏季,骆旭东都格外关注防汛准备工作。连年的实地检查,让他从气象、水利领域的门外汉,变成了专业名词张口就来的行家,“什么高空槽、冷涡,他都门清。到后来,都能给应急部门的新同志上课了。”杨永军说。
水曲柳镇路家村,是骆旭东任舒兰市纪委书记期间包保联系的省级贫困村。一个雨天,骆旭东来村里检查路家二三社水库防汛情况,道路崎岖湿滑,村党支部书记石凤波劝他:“你别去了,这里我们之前看过,肯定没问题。”
“不亲眼瞅瞅,我放不下这个心。”骆旭东麻利地换上雨靴、雨衣,问村民借了一辆手扶拖拉机,趟着泥去了现场。
平日里,骆旭东总是喊石凤波“老石”,小到入村路旁种的百日菊,大到村里的产业发展方向,都是骆旭东带着“老石”和班子成员,坐在会议桌前一点一点研究出来的。“村里的一草一木,每家每户的情况,他都一清二楚。”石凤波说。
村民周彦臣记得见到骆旭东第一面时的情景。周彦臣的大女儿罹患脑瘫,母亲因病长期卧床,家里欠着不少外债,日子捉襟见肘。正打算浑浑噩噩过下去的时候,家里来了位“客人”。“客人”穿件洗得泛白的深色上衣,神情温和,让人看了就感到亲近。
“咱们算笔账,上山捡捡蘑菇,一天就能有10多块钱,这是只进不出的买卖。你家里还有地,再养上几头牛,只要自己肯干,有国家扶着你,干部帮着你,人生道路还长着呢。”听了骆旭东的话,周彦臣被激出了上进心。恰逢养牛行情好,一年能卖出七八万元,除去草料钱还剩下五六万元,借的钱很快就还上了。
那年冬天,骆旭东冒着大雪来到村里,两天访遍了全村的贫困户,周彦臣也一路跟着:“他的嘴像台播种机,说出来的话总是带着热乎气,我就乐意听他唠,听他给大家讲‘致富经’。”
在年过八旬的陈玉芝家中,骆旭东紧挨着老人坐在炕上,真挚地说:“看见您就像看见了自己的姥姥,就把我当成您的外孙吧!”
“面对群众,他有用不完的耐心。”任副市长后,薛家村成了骆旭东的包保村,村党支部书记王达印象最深的就是他拉着群众嘘寒问暖的场景,从收入多少,到身体怎么样,再到水好不好喝、就医方不方便。偶尔工作太忙,隔了一阵子没来,村民就会围着王达问,“老骆咋还没来?”
每次来村里,骆旭东总想着为老百姓做点实事。看到薛家村的老百姓顶着烈日排队等大巴,他四处奔走协调,在车站处建起了一座凉亭;了解到路家村的乡亲们出行不便,他召集职能部门研究方案,三个月时间就修出了一条宽敞的水泥路。
“他曾经说,老石啊,等我退休了,就在村里找块地方,跟大家一起养老。”路家村村委会办公室里,骆旭东常坐的那把椅子空着,石凤波的心里也好像空了一块。
300多天——两鬓多出了不少白发
在舒兰市的西南方位,一座占地34万平方米的白鹅产业园正如火如荼地建设着。以往,骆旭东不时会来工地现场看看。
2021年,依托产业集群等优势,舒兰市决定升级白鹅养殖业。“产业园建好后,年产值能达到50亿,解决3400人的就业问题。”为了这个愿景,骆旭东从项目建议书开始研究,把相关政策性文件摸了个透,围绕选址和场地评估反复请教设计、施工领域的专家。项目起步后,他又起早贪黑带着相关部门干部在现场督导,盯进度、盯质量、盯建设安全。
在舒兰,养殖白鹅的18个乡镇都留下了骆旭东的足迹。“每次他都直奔老乡家里,往养殖区一蹲,就开始询问养鹅数量、出栏时间、政策支持和收入情况,全面摸排产业基础。”舒兰市城镇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党国军告诉记者。
为了更好推动白鹅产业发展,骆旭东不但专程前往浙江、安徽等经验丰富的地区“取经”,还将饲料公司、鹅绒公司、羽毛球公司等企业负责人请到舒兰,力求引进更具竞争优势的企业。遇到上级领导来调研、省市专家来参观、企业负责人来考察时,骆旭东就亲自给他们当讲解员。“介绍起项目建设情况和产业发展前景,他如数家珍。”舒兰市政府办公室干部于丽丽说。
立项以来的300多个日夜,白鹅产业园建成近三分之二,而骆旭东两鬓则“多出了不少白发”,妻子赵英感觉到,丈夫回家的时间变得更少了。
骆旭东家住吉林市,每周一乘坐通勤班车前往舒兰,周末才能与家人团聚。“就算是中途来吉林市开会,他也是过家门而不入,只会给我打个电话,笑着说‘我又变成大禹了’。”赵英说。
难得回趟家,骆旭东也总是惦记着建设中的产业园。有一次,他写了篇推动白鹅产业发展的讲稿,回家对着儿子骆泽杨一通背诵,还请儿子帮他核对、挑毛病。
“他太忙了,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党国军记得,骆旭东出事当天的中午,还抽空提醒他台风来了,得告诉现场施工人员注意建设质量,确保人身安全。
这匆匆的十几分钟交谈,成了骆旭东对党国军最后的嘱托。“我现在还时不时翻看和他的聊天记录,把他对项目推进、资金使用的要求记在心里。”如今,白鹅养殖已经成为舒兰的支柱产业之一,全市共养殖650万只鹅,比去年增长350万只。党国军相信,大家一定能把骆旭东倾注了大量心血的产业园建设好,让舒兰的老百姓依靠白鹅产业过上更好的日子。
一生——做个坚守底线、泾渭分明的人
长期在纪检监察战线工作,骆旭东养成了果决、雷厉风行的行事风格。就任舒兰市纪委书记时,他就给班子成员立下一条规矩:年节前,任何人来拜访,一概不接待。
舒兰市纪委监委信访室主任孙凤学说:“他总对我们说,要做个坚守底线、泾渭分明的人。”
2017年12月,舒兰市开展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骆旭东深知,学习是当前的第一要务。“市纪委监委建了个‘加油站’,里面是各种专业书籍,在他的带动和鼓励下,干部重点学党规党纪、学法律知识,好几位干部还通过了司法考试。”舒兰市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主任张非暗告诉记者。
很快,学习成果转化成了工作成效。一次,第一纪检监察室收到问题线索,称白旗镇乡建管理服务所原所长初某某在松江村某农户骗取国家农村危房改造专项补贴一事中失职失责。听取情况时,骆旭东敏锐地察觉到,初某某似乎对该农户的骗取行为知情,这可能是一起职务犯罪案件。在他的带领下,办案组仅用5天便查清违纪违法事实,并在严把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的前提下,依规依纪依法提出相应处理措施。
2019年,舒兰市纪委监委对舒兰市人民法院执行局原副局长李某某进行审查调查,这是监察体制改革后舒兰的第一起留置案件。骆旭东对时任市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黄磊说:“案子交给你们,实事求是查办,其他事情就交给我。”
留置期间,李某某凭借在司法系统工作多年的经验对抗组织审查,骆旭东每周都来留置点指挥工作。最终,办案组终于攻破李某某心理防线。黄磊后来才得知,其间不止一次有人找到骆旭东说情,但都被拒之门外,“他总跟我们说别有压力,但其实他才是那个顶着最大压力的人”。
“他从来不让亲戚们去舒兰,也不让我们和他的同事、朋友见面。”直到今天,骆旭东的二姐骆春香都没有去过弟弟在舒兰的宿舍。她不知道的是,里面摆放着的都是上一任住户留下的家具,骆旭东婉拒了同事们替他更换家具的好意:“旧的能用,挺好。”
骆旭东走了,一颗赤子心却永远留在了舒兰。8月9日,骆旭东被授予“吉林楷模”荣誉称号,向骆旭东同志学习的热潮迅速掀起。
吉林市的家中,骆旭东的儿子骆泽杨收拾好了行囊,准备踏上法学研究生的求学之路。这个曾经想去北京、上海打拼的男孩,决定留在父亲深爱的土地上,完成他未竟的使命,“在我的心中,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
青松林场上,倒伏的庄稼旁飘起了“援建”的旗帜。按计划,沈丹萍和其他受灾的乡亲们将在10月底前搬入新家园,“我想告诉他,放心吧,林场平安了,舒兰平安了”。
路家村里,许多村民养起了白鹅。放牛归来的周彦臣行走在傍晚的入村路上,夕阳映红了路边盛放的百日菊,又逐渐隐没在云层之中。“我家能走上正轨全靠他,这样的干部,怎能不让人挂念?!”周彦臣说。